行业资讯
 

蒙牛乳业副总裁翟嵋:品质,是蒙牛走上国际化道路更强烈的诉求

来源:杭州惠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  发布日期:2017-01-14  点击数:1686次

  2016年11月11日下午,蒙牛乳业副总裁翟嵋参加由新华社《财经国家周刊》、瞭望智库牵头组织的“食品安全现状与监管对策闭门会”,与总局导、业内同行、专家学者和媒体朋友一起对中国乳品的未来发展展开探讨、交流想法。

  近年以来,中国乳业一直在压力中求发展。现在,蒙牛面临着三重困境也可以说是挑战,一是全球奶业遭遇第三波世界性寒流,国内市场也受波及;二是受到国外乳品品牌的冲击,尤其是奶粉板块;三是国民对国内乳品品牌消费信心恢复缓慢,这也是中国乳业的一块心病。

  前方道阻且长,但时代也为蒙牛创造了有利的环境。从全球经济分化发展趋势看,中国引着新兴经济体;国家“一带一路”的层设计为我们嫁接起中国与世界、现在与未来的桥梁。这是中国乳业乘风破浪、突破困境的机遇。

  蒙牛这些年一直深耕国际布局,今天,蒙牛成为了以中国中粮、法国达能、丹麦Arla Foods三大战略股东为主的、完成国际化公司治理架构的、持续稳定发展的公司。一路走来,我们携手很多国际伙伴,在国际化上做了很多探索和尝试,有成绩也有不足,在此与大家探讨,也希望得到大家宝贵的建议。

  品质,是蒙牛走上国际化道路更强烈的诉求。我们通过各种合作,持续与国际乳业翘楚对标,夯实品质,为品牌证言。在蒙牛国际化的道路上,对品质的追求从未间断,并覆盖到奶源源头管理、工厂管理、海外布局的方方面面。

  首先,在国际化的牧场管理上,蒙牛主要是跟丹麦Arla Foods和新西兰安硕(Asure Quality)对标、取经。

  Arla Foods有一百多年的牧场管理经验,蒙牛结合中国牧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经验,将Arla Foods的牧场质量管理体系活学活用,在奶源营养、质量安全、动物福利以及蓄养环境等各环节与Arla Foods对标。

  不仅如此,蒙牛也敏锐的发现,国内牧场管理水平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,更直接的问题,就是我们没有一套系统的、规范化的牧场管理标准。蒙牛请来丹麦的牧场管理专家,以及国内的200多位专家,将丹麦的SOP(牧场标准化操作规程)的661个关键点梳理转化为适用于中国牧场的、图文并茂的SOP。去年,我们已经陆续把这套材料完善基本到位了,在富源牧业牧场落地,原奶中的微生物指标非常好。未来,会在更多牧场推广。

  有了国际牧场管理标准,人才建设也要跟上。蒙牛创办了“牧场主大学”,整合丹麦知识中心、中国农大10多位牧场级专家,专门制定了35门课程,通过集中培训、专家进牧场现场指导、牧场技术推广及金融帮扶等形式,助力牧场整体运营水平提升。三年来,蒙牛牧场主大学行程50万公里,免费培训牧场主超1800人,开展470项牧场实用技术创新课题,3500次技术帮扶,帮扶800多家牧场从牛群结构、饲喂管理等20多个纬度提升。

  同时,蒙牛还开展了丹麦农场主进驻中国牧场的项目,从2013年开始,先后有些丹麦牧场主走进蒙牛合作的牧场,这些牧场主中有在丹麦世代养牛,现在已经是第十代的牧场主,实践经验非常丰富,他们大概走进了60多家牧场。半年时间内,这些牧场平均单产提升11%。

  新西兰安硕,是南半球更大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企业,也是国际上认可度更高的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之一。安硕帮助蒙牛在国内率先引进牧场国际食品安全质量保障体系,包含从牧场原料、饲养管理、原奶采集等各个环节。项目前期在蒙牛生态圈内战略合作伙伴现代牧业、富源牧业等率先推广认证。截至目前,现代牧业蚌埠、宿迁、肥东、马鞍山、通辽5家牧场;富源牧业的托县、吴忠2家牧场等10家牧场通过了认证。计划2016年底完成20家。未来,蒙牛集团战略合作供奶方都要通过该标准认证。

  其次,在工厂运营管理的国际化上,达能给了蒙牛很多支持。一方面,蒙牛引入达能全球统一的生产与质量安全管理体系(FSI),在产品设计、生产、物流到销售的全链条实现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。另一方面,针对蒙牛达能工厂的员工进行统一培训。达能团队专门组建技术支持小组常驻蒙牛马鞍山工厂提供支持。经过18个月的试点改进,马鞍山工厂完成75处技术升级,通过了达能全球质量标准体系的考核,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的同时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,原奶浪费就降低到40%,这种精细化管理的学习,虽然过程会有大量的磨合,但是为了这个结果,我们觉得很值。接下来,我们会在蒙牛其他工厂继续推广这套管理标准。

  第三,对优质奶源的追求,也出于对消费需求的判断,蒙牛开始走出去寻找机遇,进行海外的投资生产布局。目前,蒙牛奶源地已布局到了丹麦、德国、奥地利、新西兰等黄金奶源带。选用国际高端奶源,蒙牛加工生产出多种高端产品,包括特仑苏、鲜语牧场MouMilk、雅士利超级α-金装等。蒙牛还与天猫开启全球牧场直供战略,依靠全球极速物流网络,让中国消费者可在时间享受到全球优质小牧场生产的高品质鲜奶。

  对蒙牛“走出去”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,是去年11月,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工厂正式开业。这是蒙牛从零开始,100%自主建设的工厂,拥有先进的技术及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,并能够与新西兰纯净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,包括与周围居民社区和谐关系的建立,蒙牛都完成的很好。今年新西兰工厂的雅士利超级α-金装不但在国内上市,以“新国货”重拾消费自信,更陆续登陆新西兰三大主流超市系统,全面覆盖新西兰市场。除了新西兰,蒙牛在海外市场上,已开发了香港、澳门、蒙古、新加坡和缅甸等,出口产品包括常低冰三大业态,37个SKU,受到海外市场的认可和好评。

  更后,在移动互联的信息化时代,品质的保障,蒙牛还依托国际化的数字管理系统。生产规模越大越不能依赖手工操作,这既关系到数据决策,更关系到质量安全管控。2012年,蒙牛大胆引进当时只有IT企业才会使用的数字化系统SAP,依托SAP,蒙牛又和西门子合作开发LIMS系统(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)拓展性应用。SAP和LIMS系统高效协同工作,从原辅料采购、生产制造过程到终端提供智能化、系统化的品质保障,大大提升了产品合格率,并加快了决策流程。目前,SAP系统涵盖蒙牛33个基地、58家工厂和几千个经销商。LIMS系统每天为蒙牛提供近40万条检验数据。蒙牛今年新开的金华工厂,两大系统已全部上线,整个生产过程几乎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。

  如果说夯实国际化的品质是乳业发展的基础,那国际化的创新则是让蒙牛与世界对话,彰显中国企业在世界舞台上活力的另一大要素。在这方面,蒙牛通过布局国际化的研发体系,产品创新,以及国际资源平台、IP的打造来实现。

  布局国际化的研发创新体系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蒙牛致力建立全球研发体系,引营养健康乳品的新消费需求,目前形成了以丹麦、法国以及美国为主的三大研发中心。其中,“中国-丹麦乳品技术合作中心”前年入驻了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,蒙牛达能研发中心有望2017年初在北京落户,还有蒙牛与美国名校UC Davis合作成立的“营养健康创新研究院”在婴幼儿健康域也取得了新进展。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蒙牛建设的乳品研发中心,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更适合的、更具营养价值的产品。

  更后一点,蒙牛在国际化品牌的打造上,也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平台,与众多国际一线品牌包括NBA、上海迪士尼等深化市场合作,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好感度。今年,已经是我们与NBA建立市场战略合作的第十年了,未来,基于运动健康的蓝图,蒙牛将与NBA展开更多合作,包括成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“官方乳品合作伙伴”这些合作,蒙牛希望整合更多国际伙伴共同打造“美食、运动、娱乐”三大幸福平台,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元、更具活力的品牌体验。

  中国乳业“走出去”代表的是一个整体,中国乳业的品质生态需要大家共建,让中国消费者信任中国乳品品牌,让中国乳品品牌“走出去”更有底气。

来源:中国食品安全网 

相关新闻查看更多食品行业新闻